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召开《长江生态文明发展史战略研究》等五项战略研究课题结题验收会

发布于

为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,打造绿色低碳战略智库,中心自2019年起,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重点领域,陆续开展了多项战略研究课题。12月25日,中心会南京市科技局,邀请河海大学王超院士、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、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、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吴昌子、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陈求稳、省政府研究室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江、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冠九、南京财经大学陆继来教授、南京师范大学边博教授及相关财务专家对课题进行验收。

由南京大学陈骏院士课题组负责的《长江生态文明发展史战略研究》课题,首次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长江流域环境变迁、文明演进、哲学理念、时代价值的指导性意义。同时开发了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发展史可视化平台,定量动态核算了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、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生态关系,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功效提供科学依据。

由南京工业大学乔旭校长课题组负责的《扬子江流域重化工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》课题,从环境胁迫现状、国际比较分析、化工园区发展、龙头企业搬迁、关键技术清单等角度,对扬子江流域重化工业绿色发展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,在扬子江流域重化工业绿色发展的理念、认识、技术、业态等多领域形成重要突破。

由南京大学李爱民教授课题组负责的《扬子江水生态健康评估研究》课题,研究了近15年沿江八市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特征,解析了制约区域绿色发展的关键性限制因子。针对性地提出了重化工业污染防控技术、绿色发展及入江河流水生态健康恢复等方案,为长江大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,为扬子江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。

由南京都市产业促进中心仇向洋教授课题组负责的《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扬子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》课题,提炼总结出“数量扩张模式”和“效益提升模式”及其内涵,提出了扬子江流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3个重点领域、9条实施路径,23项具体任务及13个重大工程项目,并给出了“五位一体”的实施保障和对策建议。

由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承担的《生态眼智慧管控平台建设实施方案》课题,从活力长江、碧水长江、安全长江等5个方面设计了生态监测、岸线演变、污染溯源等24个智慧化应用,并将多源数据集成于一个系统中,为平台数据传感系统构建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。同时,公司作为重要支撑单位,参与完成生态眼平台建设。
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,五项课题项目调研充分、方法适当、报告结构完整,达到预期成效,一致同意通过验收。同时也建议各项课题围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、重化工业绿色转型等领域方向开展进一步研究,为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性的对策建议和实施方案。(供稿:公共平台部 张航)

2,659 次阅读